陈可辛

个人信息

Stage Name Peter Chan

代表作 导演

知名演职员 66

性别

生日 1962 年 11 月 28 日 (61 岁)

出生地 Bangkok, Thailand

又名

  • 陳可辛
  • Peter Chan Hoh-San
  • Peter Chan Ho-Sun
  • Ho-Sun Chan
  • Peter Ho-Sun Chan
  • Peter C.M. Chan
  • Kexin Chen
  • Chan Ho-Sun
  • Chan Ho Sun
  • 진가신
  • 陈可辛

完成度 

100

好!非常好!

Looks like we're missing the following data in zh-CN or en-US...

登录以报告问题

个人简介

陈可辛绝对是“香港导演”这个独特群体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戴着眼镜、留着长发的陈可辛,1962年出生在香港,12岁随家人移居泰国,18岁到美国学电影,21岁返港。1986年,陈可辛协助吴宇森拍摄《英雄无泪》,从此入行。1991年,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

1983年吴宇森执导《英雄无泪》,需要泰语翻译,他因此得以参与编剧及统筹,从此萌发对电影创作的浓厚兴趣。随后在嘉禾电影公司曾任蔡澜等人的副导演和助理制片。后经曾志伟介绍,转入好朋友公司任制片,并学习监制,1989年监制首部作品《神行太保》。随后监制柯受良导演的《咖喱辣椒》(1990)、《壮志豪情》(1990)等。1991年监制并首导电影《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后与曾志伟、钟珍、李志毅、张之亮、阮世生等成立电影人制作公司(UFO),监制并导演了不少叫好叫座的影片。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风尘三侠》(1993,与李志毅合导)、《金枝玉叶》(1994)、《嬷嬷·帆帆》(1996)、《金枝玉叶Ⅱ》(1996)、《甜蜜蜜》(1997)等。其中《甜蜜蜜》同时获金像奖、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并使张曼玉成为双料影后,被《时代》杂志选为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1998年,陈可辛远赴美国,为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场执导他的首部好莱坞电影《情书》。两年后,他返回香港成立“Applause Pictures”公司。这一时期,陈可辛已经注重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合作,他分别和泰国、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制作单位合作了《晚娘》、《春逝》以及《见鬼》。2005年,陈可辛开始北上拍片,《如果·爱》在各大华语颁奖礼上风光无限。

总结陈可辛的经历,种种转变一如他的女朋友吴君如主演的电影《金鸡》的主题———要生存就要变通———从中国香港到泰国到中国香港再到美国,最后杀回香港。如今,陈可辛选择北上,而且干净利落。“工作室整体搬迁到北京,至于家和小孩,一步步来,也要转移过去。”陈可辛说,如果是搬家到上海,可能早几年他就下定决定了。但北京毕竟是北京,在陈可辛看来,北京才是内地电影真正的命脉所在,他相信这里将成为华语电影的中心,那时候所有重要导演、公司都将进驻。

其实在陈可辛看到香港电影后继乏力的最初,他对内地是缺乏信心的。新世纪才从美国回来的他推行“泛亚洲策略”,可惜没有达到预期票房。现在,陈可辛终于用《投名状》证实了自己曾经的偏见是不对的,他看到的内地市场可谓无限量,“我现在基本上是两边跑,但重心在北京,北京的租金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所以不如干脆搬过去。”陈可辛,最后一个进军内地拍戏的香港大导演,现在却成为了第一个把工作室设在北京的“北漂”。

陈可辛绝对是“香港导演”这个独特群体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戴着眼镜、留着长发的陈可辛,1962年出生在香港,12岁随家人移居泰国,18岁到美国学电影,21岁返港。1986年,陈可辛协助吴宇森拍摄《英雄无泪》,从此入行。1991年,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

1983年吴宇森执导《英雄无泪》,需要泰语翻译,他因此得以参与编剧及统筹,从此萌发对电影创作的浓厚兴趣。随后在嘉禾电影公司曾任蔡澜等人的副导演和助理制片。后经曾志伟介绍,转入好朋友公司任制片,并学习监制,1989年监制首部作品《神行太保》。随后监制柯受良导演的《咖喱辣椒》(1990)、《壮志豪情》(1990)等。1991年监制并首导电影《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后与曾志伟、钟珍、李志毅、张之亮、阮世生等成立电影人制作公司(UFO),监制并导演了不少叫好叫座的影片。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风尘三侠》(1993,与李志毅合导)、《金枝玉叶》(1994)、《嬷嬷·帆帆》(1996)、《金枝玉叶Ⅱ》(1996)、《甜蜜蜜》(1997)等。其中《甜蜜蜜》同时获金像奖、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并使张曼玉成为双料影后,被《时代》杂志选为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1998年,陈可辛远赴美国,为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场执导他的首部好莱坞电影《情书》。两年后,他返回香港成立“Applause Pictures”公司。这一时期,陈可辛已经注重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合作,他分别和泰国、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制作单位合作了《晚娘》、《春逝》以及《见鬼》。2005年,陈可辛开始北上拍片,《如果·爱》在各大华语颁奖礼上风光无限。

总结陈可辛的经历,种种转变一如他的女朋友吴君如主演的电影《金鸡》的主题———要生存就要变通———从中国香港到泰国到中国香港再到美国,最后杀回香港。如今,陈可辛选择北上,而且干净利落。“工作室整体搬迁到北京,至于家和小孩,一步步来,也要转移过去。”陈可辛说,如果是搬家到上海,可能早几年他就下定决定了。但北京毕竟是北京,在陈可辛看来,北京才是内地电影真正的命脉所在,他相信这里将成为华语电影的中心,那时候所有重要导演、公司都将进驻。

其实在陈可辛看到香港电影后继乏力的最初,他对内地是缺乏信心的。新世纪才从美国回来的他推行“泛亚洲策略”,可惜没有达到预期票房。现在,陈可辛终于用《投名状》证实了自己曾经的偏见是不对的,他看到的内地市场可谓无限量,“我现在基本上是两边跑,但重心在北京,北京的租金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所以不如干脆搬过去。”陈可辛,最后一个进军内地拍戏的香港大导演,现在却成为了第一个把工作室设在北京的“北漂”。

导演

2024
2020
2018
2014
2014
2013
2013
2013
2011
2007
2005
2004
2003
2002
2002
1999
1996
1996
1996
1994
1993
1993
1991

制片

2024
2020
2019
2018
2017
2017
2016
2014
2012
2011
2011
2009
2008
2007
2007
2006
2005
2005
2004
2004
2004
2004
2003
2002
2002
2002
2002
2001
2000
1996
1996
1995
1994
1994
1992
1990
1984
1984

参演

2018
2016
2016
2007
2005
1996
1994
1993
1988
1982
1973
1962

编剧

1995
1994
1994

工作人员

2020
2019

You need to be logged in to continue. Click here to login or here to sign up.

找不到电影或剧集?登录并创建它吧。

全站通用

s 聚焦到搜索栏
p 打开个人资料菜单
esc 关闭打开的窗口
? 打开键盘快捷键窗口

在媒体页面

b 返回(或返回上级)
e 进入编辑页面

在电视季页面

(右箭头)下一季
(左箭头)前一季

在电视集页面

(右箭头)下一集
(左箭头)前一集

在所有图像页面

a 打开添加图片窗口

在所有编辑页面

t 打开翻译选择器
ctrl+ s 提交

在讨论页面

n 创建新讨论
w 切换关注状态
p 设为公开 / 私密讨论
c 关闭 / 开放讨论
a 打开活动页
r 回复讨论
l 跳转至最新回复
ctrl+ enter 发送信息
(右箭头)下一页
(左箭头)前一页

设置

想给这个条目评分或将其添加到片单中?

登录

还不是会员?

注册加入社区